yl34511线路中心

新闻中心
 

研讨交流聚智慧  系统谋划布新篇

作者:孙优优 黄宾 高雪纯/文 蔡艳旭/图         发布日期:2025-11-19     浏览次数:

     

围绕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yl34511线路中心于11月17日专题研讨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与研究中心发展。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智慧农业研究中心主任及骨干教师参加此次研讨会。会议聚焦专业建设、研究生培养与智慧农业研究中心发展三大核心议题,系统梳理已有成果,凝聚发展共识,为下一阶段高质量推进教学改革、科研攻坚与平台建设谋划布局。

image.png

聚焦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智慧农业本科专业于2021年启动招生,并于2025年迎来首届毕业生。近五年来,yl34511线路中心紧紧围绕“全产业链、跨学科重塑、跨单位协同、跨区域布局、专业补正”五大建设理念,系统构建了多元协同的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形成农学基础扎实、智慧技术熟练与管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为持续推动智慧农业专业高质量发展,学院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聚焦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落地,从 “课程体系重构、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创新”三大关键环节开展深入研讨,凝聚共识,明确智慧农业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创新培养机制,推进项目制研究生教育改革

智慧农业英才专项自2020年启动招生以来,已成功培养三届共63名毕业生。该项目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并依托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双轮驱动,为不同学科方向的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路径。本次研讨会聚焦育人体系升级,研讨提出将构建“学科交叉—场景验证—产业评价”一体化培养标准,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推动知识融合与能力转化。同时将着力形成“课堂设计—场景验证—用户反馈”闭环机制,使人才培养始终贴近产业实际与市场需求,切实提升实践育人水平与人才竞争力。

强化平台建设,夯实智慧农业研究基础

2024年学院持续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成功构建了“一院、四所、五中心”的院属科研机构体系,智慧农业研究生中心便应运而生。中心成立一年来,累计获批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9项,到位经费901万元,发表SCI论文17篇、中文核心论文12篇,这些成果夯实了学院在智慧农业领域的科研根基,为长远发展注入了动力。本次研讨会学院科研副院长王东、中心主任刘杨及骨干教师围绕可视化平台构建、重点方向凝练、科教融合机制等关键议题展开汇报并提出具体建议。中心将关键核心技术、智能决策模型、装备创制与数字农业网络云平台等发力并争取实现突破。

yl34511线路中心将继续坚定走“跨院协同、开放融合”的发展路径,从人才培养、师资转型与科学研究三个维度全面推进“智慧化革新”,用“智慧的科技资源与成果”支撑智慧人才培养和智慧技术落地,为学校建成中国旱区智慧农业领域的人才高地与科研标杆贡献力量和智慧。

编辑:孙优优

终审:吴清华

版权所有  yl34511线路中心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