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名称: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
平台负责人:吉万全
产业研究方向:小麦常规品种选育和小麦生物育种技术开发与应用
平台介绍:中心中心设置有“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遗传学”(染色体工程)、“小麦生理生化”、“小麦品质鉴测”、“小麦病理鉴定” 、“种子检验”等六类实验室,全面开展小麦材料创新、遗传机理、生理生化、抗病虫性、土壤肥料、栽培制度等课题研究,应用染色体工程、细胞工程、转基因工程、远缘导入等多种手段与方法进行更广阔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创新成果介绍:
1.建成国际领先的小麦抗源库与抗病基因全景图谱,率先构建基因组智能设计平台。自主研发GenoBaits®WheatSNP16K液相育种芯片,打破国外垄断,为实现小麦目标基因挖掘、有效分子标记开发与品种培育提供关键工具,近期将实现2000万元的转化。此外,完成了小麦7DL染色体参考序列解析,破译了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密码,构建了首个小麦遗传变异图谱,搭建了小麦抗性基因组智能设计平台,实现了多重抗性基因协同育种。
2.通过自主开发寡核苷酸探针、近缘物种检测液相芯片,成功建立了一套外源染色体片段快速追踪、跨基因组与倍性水平的遗传变异检测及优异基因挖掘于一体的多维技术体系,成功实现7属12个禾本科物种与小麦的杂交突破,攻克了远缘杂交中遗传物质鉴定与追踪的技术难题。首创八倍体小偃麦、八倍体小滨麦、六倍体小簇麦等19个新物种,创制涵盖多抗、大穗超高产、优质、冬性早熟、资源高效利用等性状的突破性新种源200余份。
3.创制了一系列抗赤霉病、茎基腐病、锈病、白粉病及蚜虫等重大病虫害的小麦育种新材料,突破了多个抗性基因聚合的技术瓶颈。成功培育出西农511、西农812、西农5192、西农1366等一批兼具多抗与高产特性的小麦新品种,在区域测试中表现出优良的综合抗性及增产潜力,平均亩产较对照品种提升5.36%–7.36%,有效解决了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生物胁迫对小麦生产的持续威胁,实现了产量与抗病性的协同提升。
版权所有 yl34511线路中心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